為什麼要讀研究所?優勢不只是文憑?
發佈時間:2021-08-24

撰文:菸酒生小編&職場老皮條
在台灣擁有研究所文憑的比例不斷增加,高學歷已不再是就業的最大優勢,那除了學歷文憑,念研究所還擁有什麼優勢?
在選擇升讀研究所前,我們得要思考:
用2-3年換文憑,或是強化就業的能力?
一、學歷會為你的履歷加分嗎?
這個問題的答案,對方在徵才時已經明確告訴我們了。
我們可以打開求職網站,搜尋你理想的工作,「要求條件」一欄的「學歷要求」、「科系要求」就有列出對方的期望,部分更會詳細寫出碩士、學士分別的薪資區間。
不同產業對學歷、科系的要求與期望皆不一樣,例如理工、資訊科系等相關產業大多偏好碩士生,因此在薪資待遇上會有明顯的差異。然而若是服務行銷等工作,則較著重實務能力,工作經驗才是薪資待遇提高的關鍵。
當你猶疑不決時,不妨從資方的立場回推,了解未來投身的產業對應徵者的能力要求,然後投其所好,將其相關要求納入自己的進修規劃中。倘若你的專業領域與對方產業要求不符,研究所亦是培養跨領域專長的好時機!研究所不一定要修讀和大學一樣的科系,小編有一位朋友就是從傳播系升讀行銷管理所,然後在碩士階段再補修經濟、會計、統計學三門大學必修科目,在她畢業時,她便兼具兩大專長,覓職的範圍更廣!
二、了解研究所是在研究什麼
許多人質疑,大學課程有「學用落差」,學校所學的無法實際應用至職場,與社會脫鉤。就本質而言,大學是一追尋探索知識的地方,並非專門培養職業技能。只是後來根據知識的不同特質劃分為各個學科,而各大專院校又根據各自的教育理念,以及社會的需求,開設出不同的課程。
所以,即使是同一科系,不同老師所著重的研究領域與方向都不盡相同,部分較著重理論研究,部分則較重於實務訓練。因此,在修讀研究所前,建議大家可以多了解該學校、科系、老師的研究風格與評價,例如詢問相關學校畢業的學長姐、翻閱該系所的教學大綱,或者查閱該老師的研究成果,以了解該研究所課程是否合乎你的需要。
當確定科系後,請記得要再三了解教授的風格與研究方向,因為教授將直接影響你最後的畢業論文是否能順利產出,所以記得慎選再慎選!
三、在研究所階段,請記得大力提升軟實力
研究所除了教授專業知識,更重要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。因此研究所的課程設計,是在不斷訓練學生統整資料、批判分析、拋出問題,並學會自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。
以上皆是職場極重視的軟實力,但都是需要經過紮實訓練才能具備,而這些歷經訓練所得的軟實力,就成為你與同齡大學生不一樣的地方。
研究所畢業後,你所面對的求職競爭者,除了同齡畢業的研究生,更多是應屆畢業的大學生。因此,倘若真的決定修讀研究所,心中仍需要不斷思考:
和同齡人及應屆畢業生相比,我的亮點是什麼?

2-3年的研究所生涯會為我帶來什麼樣的優勢?
每個人的職涯都是獨一無二,唯一相同的,就是都需要不斷地計畫、經營。試著把問題和目的帶進研究所,在短短的2-3年間盡情地學習新知、充實個人能力,並為畢業後就職做好準備,相信在過程中,你就能看見自身的轉變。